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 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吹:通“炊”。

小题1:分析颔联中叠词使用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简析颈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薄薄轻轻”描绘出了雾的虚无缥缈,(1分)“重重叠叠”表现出了山的高低起伏、连绵不断。(1分)叠词的使用写出了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同时又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1分)

小题2:颈联选取了炊烟、树丛、溪水、小桥等意象,描绘出碧穗般的炊烟从树顶上笔直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桥下弯弯流过的景色。(1分)上下映衬,一碧一绿,一直一弯,一静一动,表现了山村错综变化之美和宁静的特点。(1分)透露出诗人观景时的轻松愉悦心情。(1分)(景物的赏析2分,景物中诗人的情感表达1分,共3分)

题目分析:第(1)题考查对叠词的使用的赏析。“妙处”既要包括内容、情感方面的好处,也要包括形式上的好处。运用叠词,在内容情感上的作用是“强调意象特征,突出诗人情感”,而在艺术形式上的作用则是增加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第(2)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干对答题的方向提出明确的限制和提示,答题时,应首先指明“景”和“情”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其达到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什么意境特征,情景关系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