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宿云梦馆①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①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首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小题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第一、二句诗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思念不得的愁绪。第一、二句借“北雁来时岁欲昏”点出季节和时令,岁暮正是与家人团圆的时节,妻子的来信更是勾起了诗人的归家之念,于是诗人渴盼团圆的情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本当团圆,却要远行,无奈的诗人只能在梦中与家人团聚,而秋凉岁昏,则烘托出了难以团聚的愁绪。
小题2:“一夜西窗雨不闻”中,化用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回家的思想情感,既亲切又自然,又增添了诗的内涵。
题目分析:诗的第一句借“北雁”“岁欲昏”点出季节和时令,是写季节,也是暗点思归之情。“北雁”南来,是写眼前景,但古有鸿雁传书之说,所以下句接以“私书”,表示接到了妻子的信,一语双关。后两句大意是说:梦醒后推窗一看,只见桐叶凋落,池荷谢尽了,已下了一夜秋雨,但自己沉酣于梦境之中,竟充耳不闻。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西窗”二字暗用李诗情事。言外之意是:何日方能归家,与妻室共剪西窗烛,共话今日云梦馆夜雨之情事?化用了李商隐的诗意,运用巧妙,不着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