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 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①桃花红似锦,生憎②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 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小题1:结合第一联和第二联,请简要分析作者送路六而内心悲愁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中的风光是明艳的,而作者偏说“不分”“生憎”,这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要点:久别重逢,乍逢又别,后会无期。(每点1分)
小题2:乐景衬哀情。(1分)本诗通过火红的桃花、洁白的柳絮等意象描绘剑南的无边春色,(1分)反衬出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无尽哀愁。(1分)(若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题目分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前两联在内容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回忆往事,诗人与路六自童年离别后四十年没有联系。第二层写现实,相逢“忽漫”,不期而遇。第三层写未来,想象此时离别之后,不知何处相逢。而这三层内容,显然都是引发作者悲伤的原因。第(2)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颈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多样的,但从题干的提示和全诗表达情感的需要看,最主要的应是“乐景衬哀情”。分析时,应注意结合诗句将“乐景”的内容和“哀情”的内容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