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5分)
(1)判断上图处于何季节?并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
(2)请分别说出②、④两种气候的成因及气候特征(4分)
(3)气候类型⑥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并对比该气候在我国与日本的特征差异(3分)
(4) 在东南亚分布有的气候类型(图中序号)是,并分析该区物种丰富的原因(4分)
(1)夏季 理由:甲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40°N或乙气压带(赤道低压带)位于0°--10°N(或位于北半球)。
(2)②: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雨热同期;日本的气温年较差比我国小,降水量更丰富,分布更均匀。
(4)①⑦;全年高温,降水量丰沛;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显著。
题目分析:(1)根据图示此时乙气压带应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北地区,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或图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2)图示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④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即可,注意季节差异。(3)⑥分布于35°--55°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差异,日本位于海岛,故温带季风气候的海洋性较我国该气候区明显,而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较日本明显。(4)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⑦的影响,而马来群岛受热带雨林气候①的影响。该地区物种丰富,主要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综合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②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判断对气候类型的影响;③能结合海陆分布判断东亚的季风气候的内部气候特征的差异;④掌握热带地区物种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