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的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及群众参与程度都比历届残运会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B.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故乡,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日久弥坚。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A.搭配不当,“群众参与程度”不能“多”。B.句式杂糅;“是由于”“造成的”取其一。C.“表达”缺少宾语中心语。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的田园诗风格平淡朴素,清新隽永。但他也写过一些歌颂神话传说中的牺牲者和历史上反抗暴政的壮士的诗,风格悲壮豪放,被鲁迅先生称誉为“金刚怒目式”(《题未定草(六)》)的作品。陶渊明重在“写心”、“写意”,并不着意描摹物象。但他一旦对景白描写生,只须      的几笔,便能捕捉住景物最突出的特征,妙摄其意态、神韵,并自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他的诗文语言生动精练,明白如话而情意深厚,犹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于质朴中含有文采,貌似枯槁实则丰腴,这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指出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境界。例如:“      ”,诗人用一个“     ”字表现盛夏树木清荫的浓郁,使无形无状的凉意,顿时可见可触,成了贮积在浓郁中的一汪清潭。又如“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十个字,不仅写出雪的      ,而且传出雪野在静穆中仿佛发出微妙的声音。再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把迎风拂动的禾苗写得生意盎然,活泼可爱,仿佛有性灵,有生命。

小题1:在①、 ④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疏疏朗朗④轻虚洁白

B.①疏疏朗朗④轻盈洁白

C.①萧疏简淡④轻虚洁白

D.①萧疏简淡④空灵洁白小题2:在②、③处填入的诗句、词语、最恰当的是   (    )

A.②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③没

D.②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③余

C.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③贮

D.②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③绕

小题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蔼蔼堂前林”,蔼蔼是树木稀疏的样子。

B.“孟夏草木长”,孟夏是初夏时节。

C.“有自南,彼新苗”,风是春风,“翼”是拟人手法。

D.“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意思是:远风掠过平旷的田野,秀美的禾苗饱含新的生机。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陶潜的诗不是一味飘逸,也有“金刚怒目式”。这说明评论作品要“知人论世”。

B.“大匠运斤无斧凿痕”这一比喻说法既是赞美陶诗艺术造诣之高,又是对其真率自然诗风的肯定。

C.陶诗的风格是表面质朴而实际华丽,表面单薄而实际丰满。

D.“写心”、“写意”,实质上就是鲁迅先生提倡的白描手法。小题5:下列陶渊明的诗句,属“金刚怒目式”的是    (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C.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E.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F.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问答题

田某和苗某是前后院邻居,田某家盖的房子挡住了苗某家的采光,苗某多次交涉,田某不听,反将苗某打成重伤,田某被逮捕。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苗某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委托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某为其诉讼代理人。胡律师接受委托后,为苗某写了如下诉状: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原告:苗×,男,34岁,汉族,××公司职员,家住本市四方区花家胡同20号。  诉讼代理人:胡×,本市××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田×,男,36岁,汉族,××公司职员,家住本市四方区花家胡同21号。  请求事项:  1.请求法院依法判处被告赔偿全部医疗费、误工损失费和伤残补助费;  2.请求法院判处被告拆除影响原告家采光的非法建筑;  3.请求法院判处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费4万元。  事实和理由:  被告田×和原告系前后院邻居。今年3月,被告在房屋改建过程中,不顾邻里关系,新建的房屋后檐离原告家的前窗只有半米,严重影响了原告家房屋的采光。原告多次同被告交涉,被告均置之不理。今年4月1日,原告再次找被告交涉时,被告态度更为恶劣,不但不听原告交涉,反而拿起铁锨铲原告,原告躲闪不及,右脚跟踺被铲断,虽经住院治疗30余天,仍然留下残疾,行走不便,经鉴定为三级伤残。以上事实,有证人××的证言,××医院的诊断证明书,以及××司法鉴定室的鉴定报告为证。  被告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给原告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现向贵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处。                                  具状人:胡×                                  2003年5月4日    [问题] 请根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和基本理论,从对执业律师法律文书规范化的角度,分析本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存在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