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 倪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蘋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小题1:词人在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何作用?(4分)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4分)
小题1:写出了重阳时节秋天气的潮湿、横塘的昏暗,而枯萎的汀蒲,秋风中的柳枝,展现了一副凄惨冷清的画面。这种沉闷压抑而凄清的重阳之景使全词充满了一种低沉抑郁的情调。
小题2:比喻,(1分)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连绵不绝的愁情形象地比喻为无际的秋水,体现了乡愁之深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1分)结句中,诗人看到的是远处自由飞翔的白鸟,而自己的的归乡之路却被阻断,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深沉悲哀和无奈的感伤。(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意境的题目,首先对诗句进行简要的描述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抓住“暗”“萧瑟”“凄凉”“荒”等词语,景物描写在诗歌的开头应该是奠定情感基调。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比喻”的修辞,和“情景结合”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歌进行分析,答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