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3)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司马迁《报任安书》)

(5)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舳舻千里,酾酒临江(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子见。(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题目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谏”“栏”“舳舻”“酾”。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贵和”,是中 * * 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也有外媒评论说,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地带有传统的厚重外衣,而现代的通俗理解稍显困难;中国的“贵和”思想中国人人人都能理解,却缺乏国际化的生动诠释,其他民族在理解上总存在隔膜;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停留于思想层面,而缺少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普通民众的身体力行的生动表达。“贵和”思想需要得到今天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材料二“贵和”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 * * 习 * * 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始终坚持扩大战略共识,增强战略互信,积极参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创新角度,谈谈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