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5分)

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小题1:诗歌前四句写眼前之秋景,写出了秋的_________这一特点;后四句写心中之秋景,写出了秋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2分)

小题2:诗歌后两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

小题1:明净   萧瑟(凄凉、森然、凛冽、寥落)(每空格1分)

小题2:诗人借飒飒作响的竹林、寒色中的五陵松柏、霜露等秋景作渲染和衬托,抒发了诗人看到秋景想起了官场上的失意,离别长安的悲凉之情。(答对“手法”得1分,答对“感情”得1分,有分析得1分。“手法”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亦可)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根据第二联中“山河净”就可揣摩出前四句秋景的特点,根据最后一联“凄其霜露浓”中一“凄”字,就可揣摩出凄凉、萧瑟类似的词语。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第三联“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明显是写景,第四联“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明显是抒情,因此手法要想到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揣摩诗人感情时要关注注释“是诗人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解答类似题目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