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材料:近几年中小学校园陆陆续续多出了一道青春亮丽的风景线,男生、女生一起手拉手跳起活泼欢快的校园集体舞。尽管教育部推出校园集体舞是希望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但《晨报》在中小学生中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们对亲昵动作“怯场”;家长、老师们则担心跳集体舞会引发早恋问题。校园集体舞目前尚未全面走进校园就先引来青春的尴尬。

仔细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对学校和家长的担心如何看待?为什么?(4分)

(2)说起校园集体舞男女生要手拉手跳,某中学女生害羞地说:“那该多不好意思啊,我宁可当值日生扫地。”而男生则说:“现在觉得会别扭。”那我们中学生到底应该如何与异性交往?(2分)

答案

(1)我认为学校、家长的担心没有必要。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强性别意识。

(2)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要做到:既需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要真诚待人,坦然大方等。

题目分析:第一问对待异性学生的交往,很多家长只看到它的弊端,而忽视它的积极影响。异性交往只要把握分寸,坚持原则只会有利而无害的。第二问中学生应怎样与异性相处这是考查学生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点评:解答本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熟记模式很重要。本题考查的课本知识比较简单是最基础的知识。判好题型熟记知识即可做好本题。

综合题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古以来,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材料二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 * * ,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即“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转引自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

材料三 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向官府贷款,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交“好处费”。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其真实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作者是怎样看待青苗法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制定改革措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