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王建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
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
【注】①王建,唐代诗人,大历十年进士,有着十多年戎马生活经历。②李愬(sù),当时戍边名将。元和九年,吴元济割据淮西,与朝廷相对抗。元和十二年十月李愬率精兵乘大风雪夜袭,攻下蔡州,生擒了吴元济。③翻营:全营。④火号:举火报警的信号。
小题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小题1:(5分)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雪夜行军图。(2分)上句写军队冒着风雪全营出动,夜袭蔡州,下句极写雪夜奇寒,军纪严整。(2分)为下文写战役的胜利做了铺垫。(1分)
小题2:(6分)表达了对李愬 * * 指挥若定和将士们骁勇善战的赞美。(2分)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2分)前两句写环境的恶劣,军纪的严明,是实写;后两句从“遥看”中看到连营大火获得全胜消息的,说明他们还没有投身战斗,这是虚写;这就愈加使人感到战斗进行的顺利和迅速,从而反衬出准备的充实和筹划的精到。这一切,对指挥这场战斗的李愬来说,无疑是最好、最具体的赞颂了。这首诗前两句写得紧张,节奏急促;后两句写得轻松,虚中见实,把事件发展的高潮隐含在余韵中,别具艺术匠心。(2分)(答衬托给满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可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雪”交代了军队出动的环境,“夜行”交代了军队出动时间,“神旗”“马无声”表现了军纪严整,所以由此可联想到一幅雪夜行军图。此处对军纪严整、雪夜行军的描写与下文战役的胜利有着必然的联系,故起着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小题2:
题目分析:可结合着诗歌标题“赠李愬仆射”及后面诗句的内容分析作答。标题“赠李愬仆射”已暗示着战役的胜利之必然及对李愬的赞美;从后面诗句内容来看,“火号连营赤”“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等关键词句表明了李愬 * * 指挥若定和将士们骁勇善战;而这些信息是通过“遥看”获得,故为虚写;而前两句的行军图是实写,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