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4分)

材料二:《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右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

(2)上图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8分)

答案

(1)对中国而言: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2分)

(2)事件:淞沪会战。(2分)

历史事实: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发动八一三事变,试图占领上海直逼南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2分)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重创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2分)

影响: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止式建立。(2分)

题目分析:(1)第一问,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甲午战争的赔款如果日本用来发展经济的话对日本来说是有利的,但日本却用于发动战争,而最后输得更惨,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失败与民族危机加深说明中国更不是赢家,所以依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整理出正确的的答案。

(2)第二问,有关于漫画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的问题,可以依据图上的文字来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上海的事件应该是淞沪会战,这场战争是日本全面侵华后为了迫使蒋介石政府屈服而进行了这次会战。有关于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可以依据当时的史实来分析归纳,依据淞沪会战的历史意义来分析归纳。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