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小孤山
戴复古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小题1:结合全诗,分析首联两句的作用。(4分)
小题2:简要分析诗歌尾联两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小题1:
生动形象地描写群山像奔马一样欲渡江而去的情态,反衬(答“对比”也可)突出小孤山独立江干、力挽狂澜的形象。
小题2:
此山独立,力挽狂澜,但人却不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知才不识才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要独立天地、力挽狂澜的精神追求。
小题1:
题目分析:作用问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内容作用:句子大意、景物(画面)特点、氛围、情感。结构作用:与作品前后内容的关联,如:照应前文(题目)、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对比反衬、过度(承上启下)。以上有手法的要分析手法。
小题2:
题目分析:分析诗歌主题要从全诗着眼,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不会单纯的写物,而是要通过景物言志抒情说理。作者在“小孤山”这个形象上寄托着自己的情感,从诗歌最后“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可看出,作者是写能小孤山一样力挽狂澜的人,有功而不被人知。这样的人是社会上的人才,也是作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