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小孤山

戴复古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小题1:结合全诗,分析首联两句的作用。(4分)

小题2:简要分析诗歌尾联两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

生动形象地描写群山像奔马一样欲渡江而去的情态,反衬(答“对比”也可)突出小孤山独立江干、力挽狂澜的形象。

小题2:

此山独立,力挽狂澜,但人却不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知才不识才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要独立天地、力挽狂澜的精神追求。

小题1:

题目分析:作用问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内容作用:句子大意、景物(画面)特点、氛围、情感。结构作用:与作品前后内容的关联,如:照应前文(题目)、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对比反衬、过度(承上启下)。以上有手法的要分析手法。

小题2:

题目分析:分析诗歌主题要从全诗着眼,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不会单纯的写物,而是要通过景物言志抒情说理。作者在“小孤山”这个形象上寄托着自己的情感,从诗歌最后“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可看出,作者是写能小孤山一样力挽狂澜的人,有功而不被人知。这样的人是社会上的人才,也是作者自己。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999年6月,某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下岗职工胡某某与他人合伙购买了一部拼装槽车, 1999年7月,胡某某等人与金矿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由其为该公司承运液体氰化钠。 2000年7月,警方经检查后向金矿公司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停办了金矿有限责任公司购运液体氰化钠的有关手续,而该公司供应科原科长杨某某却擅自安排无危险品准运证的胡某某为该公司运氰化钠20余次。
9月中旬,胡某某在杨某某的催促下,又私自雇用无运输危险品资格的邓某某同他一起到某省拉氰化钠。张某某作为某省氰化钠生产公司的销售经理,无视某省警方的整改通知,对胡、邓二人未进行审查,就违规地批准将l0.33t氰化钠发给他们。9月29日,当车行驶到某县境内时,胡某某又将车交给了未经过培训、无危险品运输证的邓某某驾驶,终因超载严重加之操作不当,致槽车翻人丹江支流铁河河道,10余吨的剧毒氰化钠全部泄入河道,引起该流域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下游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188多万元。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4~7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

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 ),并随时处于该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

A.押运人员

B.副驾驶员

C.警卫人员

D.消防人员

E.安全监督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