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望江道中
陆游
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小题1:“起随乌鹊初翻后”化用了前人诗句,请指出其篇名,并说说其作用。(4 分)
答:
小题2:从全诗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4 分)
答:
小题1:
(1)《短歌行》。(2 分)写出了作者路途的艰辛,(1 分)透露出无所依托的处境。(1 分)
小题2:
忧愤(彷徨)———孤寂———悲凉———平静。(一点1 分)
小题1:
题目分析:
“起随乌鹊初翻后”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化用的作用主要是以古喻今,以人喻己,运用典故来含蓄地抒发情感,表达观点。
小题2:
题目分析:
孝宗皇帝的主张由抗战改为议和,陆游在朝廷上便也日益处于不利地位。不久,陆游被调任建康通判,旋即又改调京口,不久又调任兴隆(南昌)通判。这些地方都在长江沿岸,对着壮阔的长江,他常常想到北方广大土地上的人民在敌人铁蹄下的苦难,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满腔悲愤。陆游到达望江一带,已是红树青山的秋天了,浩淼江波,茫茫旷野,一身孤孑,仆仆道途,伤心国事,无力回天,不免产生感叹:“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自己过去的道路真的走错了吗?将来又究竟奔向何方?终于,朝廷在乾道二年(1116),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免掉了他的职务,他又重返故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