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座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据说清初墓前尚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像在墓前原来有一个享殿。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
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我们就看到了两个昭君墓,另一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其实这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古代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附近,还有一个古城遗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形式。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摘自翦伯赞《内蒙访古》,《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92)

在内蒙出现多处昭君墓的原因在于:

A.内蒙人民对王昭君有好感

B.作者对王昭君有好感

C.统治者对王昭君有好感

D.中原人民对王昭君有好感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从文中“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内容可知,故选A。

问答题

吉祥公司发生下列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
(1)2007年1月10日,购入泉兴公司有表决权的股票200万股,占泉兴公司股份的10%。该股票每股买入价为7元,其中每股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10元;另外,吉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还支付相关税费9000元,款项均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2007年3月20日,收到泉兴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3)2007年度,泉兴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000元。
(4)2008年1月10日,泉兴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属于投资后产生)。
(5)2008年3月20日,吉祥公司收到泉兴公司分派的2007年度的现金股利(不考虑相关税费)。
(6)2008年度,泉兴公司发生亏损100000元。
(7)2009年1月10口,吉祥公司出售所持有的泉兴公司的股票10万股,每股销售价格为15元。
(8)吉祥公司未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0日购入股票的账务处理;
(2)编制2007年3月20日收到泉兴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3)2007年泉兴公司实现净利润时吉祥公司如何处理;
(4)编制2008年1月10日泉兴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吉祥公司的账务处理;
(5)编制2008年3月20日吉祥公司收到泉兴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的账务处理;
(6)2008年泉兴公司发生亏损吉祥公司如何处理;
(7)编制2009年1月10日吉祥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