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西临太平洋,安第斯山纵贯秘鲁南北,将该国天然分割为三个不同地理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为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有断续分布的平原,占全国领土的11%,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毫米, 这里是秘鲁最重要的农业区, 城市人口也大多集中于此;中部安第斯山区,海拔在800至6000多米,占全国领土的30%;东部亚马孙河流域的原始森林区,占全国领土的59%,属热带雨林气候。
材料二:利马是世界上闻名的“无雨城”,年降雨量仅10到15毫米。 降雨特点是,由浓湿雾形成的露珠以霏霏的粉状飘落下来。时常是,阴霾多日不散,迷雾蒙蒙。 利马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为16℃,最热时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4℃。
材料三:
(1)简述利马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9分)
(2)指出秘鲁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并简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1)全年干旱少雨 ;冬温夏凉,年较差小;多大雾天气。(3分)
利马常年受东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盛行离岸风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利马地处热带沿海, 受海洋及寒流影响夏季凉爽, 无明显冬季;沿岸寒洋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并形成了逆温层,低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且难以扩散。(每点2分,满分6分)
(2)渔业、种植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2分) 西部近海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秘鲁渔场。(1分) 山麓冲积扇平原分布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分)东面高大山脉上冰雪融水丰富、提供灌溉水源(1分);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日温差大,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1分) (每点1分,满分4分)
试题解析:
(1)考查气候特征的判断和成因的分析。特征分析在于气温的高低和变化及降水量多少及变化。根据材料2判断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量稀少,全年温度在15°以上日温差大,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同时大雾天气多,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气候成因主要考虑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降水少—在10°S—20°S之间,受来自大陆干燥的东南信风的影响;全年气温在15℃—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量多。冬暖夏凉——受海洋的影响,年温差小,同时寒流的影响;日温差小—干旱,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小;大雾天气——沿海寒流经过,降温的作用,使得水汽碰到冷地面凝结成为雾,且形成逆温层,无不易扩散。
(2)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结合当地沿海和气候条件,当地发展海洋渔业和绿洲农业。渔业——沿海秘鲁寒流(离岸流)的影响,形成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绿洲农业——分布在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利的灌溉水源;低纬,全年气温高,热量多;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