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7分)
甲午江行
(宋)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小题1: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1:诗歌首联表达了北宋被金国灭亡的悲愤之情,滚滚东流的江水却不给人间洗刷旧时的深仇,同时也表达了收复中原的壮志(1分)。颔联写江边的营垒由于听命敌国撤除,几代朝臣,白白地受了百年的忧愁,该联含有作者讽刺朝廷的意思,也有劝勉朝廷的意蕴(1分)。最后两联表达的则是作者的豪情以及对胜利的憧憬,战马已装铁,征船半起楼,一举尽收,消愁等词句表达得很充分(2分)。
小题2: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诗歌主题: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2分)。强调宋朝的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可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注释可知,这首诗就写于金国灭亡,即将北定中原,故可体会出作者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旧仇”在此应为北宋被金国灭亡,故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颔联由“残垒”“空负“忧”可联想到朝廷辜负了朝臣对国家的忧虑,具有讽刺意味。由“边寒战马”“波澜征船”“一举尽收”“消得几分愁”可联想到作者对胜利在望的豪情与憧憬。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结合着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一举”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消愁”指的是宋朝被金灭亡的仇恨,所以尾联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