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小题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         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漂泊以及        之情。(2分)

小题2: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

小题1:游子 功业无成的苦闷(或怀才不遇)(每空格1分)

小题2:首句以一个“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1分)接着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的江天景象。(1分)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点染了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情景交融。(2分)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可与唐诗媲美,在柳词中不多见。(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望故乡”可以看出这首词塑造了一位游子形象。“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词中语句的鉴赏。解答本题要从炼字、手法、情感等方面回答。自“渐霜风”句起,“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情景交融,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被苏轼称赞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