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我国GDP增长11.4%,其中消费、投资、出口的拉动分别占4.4%、4.3%、2.7%。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首次超过投资,表明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正在加大。专家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提升了百姓的消费信心。尽管去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8%,但是去年底消费者信心指数依然达到96.9%,表明百姓的消费预期良好,消费意愿强烈。
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消费作为2008年工作重点,指出应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1)结合材料,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党确立今年工作重点的正确性。(12分)
(2)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要评析“企业抓住商机”的下列做法。(12分)
企业行为 | 评析 |
为落实国家“家电下乡”项目,家电厂家本着农村消费者实惠、实用的原则对产品改进了设计。例如,电冰箱的防鼠板;彩电的宽电压设计;手机的农村信息功能…… | |
山东“福田重工”在竞争中始终坚持技术创造价值,质量赢得市场。生产的联合收割机、施拉机等农业装备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前列。 | |
近年来,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民营剧团在地方政府因势利导下发展迅速,一些农民还自拍电视剧,演员是乡亲,观众也是乡亲……这种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深受农民欢迎的“草根文化”,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也成为我国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
(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生产与消费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国利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来发展经济,是对二者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4分)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我国政府根据国际经验,从我国目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做出正确决策,体现了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工作思路;(4分)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2008年工作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4分)
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随着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这也为企业创造了商机。
(2)①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注重产品质量、功能和服务、力求价廉物美。(4分)②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提高生产效率。(4分)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在发展第三产业中,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有利于就业,还满足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消费需求。(4分)
(3)中 * *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执政党制定惠农政策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4分)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和政府的经济职能;(2分)政府部门落实惠农政策的“家电下乡”是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的表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