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材料三 目前,中俄关系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国家 * * 习 * * 认为,中俄共同发展“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中俄两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一个典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俄贸易的特点。(6分)

(2)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促进中俄贸易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3)结合材料二,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12分)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价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12分)

答案

(1)与美、日、欧盟相比,中俄贸易总量偏小,比重偏低,但贸易总量在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较快。

(2)①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②有利于中国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有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4)①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建立在中俄两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②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③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了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家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题目分析:(1)图表题解读信息要做到三读:第一读表头,把握主旨。第二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一定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具体到本题,规律是近年来中俄贸易总量在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较快;差距是与美、日、欧盟相比,中俄贸易总量偏小,比重偏低。三是读小注,本题小注与信息解读无关。

(2)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设问的指向是说明促进中俄贸易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当然解答时还要抓住影响的客体——中国。考生可以从经济全球化意义的角度分析说明对我国带来的意义,可以从利用两种资源和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角度说明;其次可以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分析说明;

(3)本题虽然设问的知识限定是文化交流的意义,但是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明确本题的设问指向是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这个指向比较发散,考生需要发散思维。首先可以从文化的交流的角度说明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扩大影响力;其次可以从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角度分析说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其次可以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本题属于评价类试题,可以按照认识类试题的模式进行思考突破,从是什么,问什么,怎么办角度进行组织语言。首先从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中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两国的利益,有利于两国的发展;其次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再次可以从国际新秩序的角度说明有利于推动新秩序的建立。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理解题:

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一直在我的梦中蜿蜒流淌。

我的故乡是东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虽算不上风光旖旎,但也称得上山清水秀。小河在村边蜿蜒流淌,流过了远古洪荒,珍藏了岁月的沧桑。春天的小河是一首清丽温婉的诗,夏天的小河是一幅生动的民间风俗画,秋天的小河是一篇充满理性哲思的抒情散文,冬天的小河是一首充满野趣的童谣。小河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小村的人似乎一天也离不开小河,它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理所当然地向小河索取着一切,甚至把河边的柳树砍下做了烧柴,捞出河中的细沙筑屋垒墙;每当大旱年头,又把小河当成救命河,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田,用小河瘦弱的身躯,支撑起小村一年的希望……就这样,小河用它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小村,用它的默默流淌,记录着小村的成长,它是小村生命延续的源泉……

时光随着流水远逝,当我回到阔别十余年的小村,我第一眼的感觉是:山乡巨变了!大红砖瓦房、红砖围墙代替了草屋板杖;摩托车满街跑,汽车、拖拉机屡见不鲜,村里安了自来水,互联网进了农家院……小村人过上了现代生活!

可是,当我定睛看时:山上茂密的树林不见了,田地开到了山顶;原来开满鲜花的大草甸子,现在积满泥沙;光秃秃的山岗上,成群的牛羊正在把树根刨出来咀嚼……河床坍塌了,混浊的细流几近干涸,河床边堆满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这个曾经让小村依赖的小河,这个在小村人生活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小河,就这样被冷落了,被抛弃了。

我久久地站立在小河边,我听到了小河沉重的脚步和悲情的呜咽!它狼藉的面容让我不忍卒看,我感觉到了无限悲凉,我无法预知小河的明天。但我似乎更不敢想像小村的明天!

我只愿小河的清波,重新荡漾在故乡孩子们的梦中……

结合材料谈谈“我听到了小河沉重的脚步和悲情的呜咽!”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