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题目。(8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小题1:请赏析开篇一二句的景物描写。(4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分析小令中的“渔父”形象。 (4分)

答案

小题1:作者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四种景物,颜色交错,色彩明艳,点染出一幅绚丽无比的秋江图(2分),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点明“渔夫”活动的背景,同时“渔父”在这一背景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寄寓其中,令人遐想,从而引出下文。(2分)

或答:作者选用了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浮萍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的绚丽无比的秋江图(2分),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点明“渔夫”活动的背景,同时透露出一种宁静、愉悦的心绪,为下文进一步表现渔父做了铺垫。(2分)

小题2:自由自在:作者先言“却有忘机友 ”,再申明忘机友便是白鹭沙鸥,借点水而飞鸥鹭,表现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1分)

品性高洁,厌弃尘世:写渔父在澄明的秋江上,和鸥鹭相与忘机,便烘托出他性格的高洁,也从侧面表明他对尘浊的厌弃。(2分)

反叛传统:“不识字 ” 三字,掷地有声。强调渔父不识字,可以无忧无虑,可以傲视王侯,正是要表现识字的知识份子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和叛逆。(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可先从一二句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关键词,然后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其景物描写特点,再答出这种手法有何作用即可。由“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等意象可知,作者从颜色的角度,描绘秋江风景的色彩绚丽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要从交代人物活动场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做铺垫等方面作答。优美的秋江风景自然渲染了一种宁静、愉悦的气氛;由对下文的“渔夫”的描述可知,前两句景物描写起着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小题2:

题目分析:从这首曲子所描写的内容看,属于以景写人,侧重的往往是人的心情,作者描写的秋江风景绚丽无比,自然烘托的是愉悦、轻松自由的心情。由“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可知,作者视白鹭沙鸥为朋友,由此得出他喜爱自然宁静的环境,表现了他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也从侧面衬托出他厌弃尘世的污浊。“傲”表现出渔夫高洁孤傲的性格;由“不识字”“傲”可体会出作者的对现实生活的反感。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