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10分)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小题1: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本诗写了什么内容?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案

小题1:

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2分)。作者写“山雨”正面不着一字,前两句写雨前景象“星月皎洁,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后两句写雨后,溪深流急和作者的感受。作者用雨前、雨后的感受侧面写出昨夜他山下了一场阵雨(3分)。

小题2:作者在夜里山间,看天空晴朗;清晨忽见溪流暴涨,知昨夜他山下了一场阵雨(3分)。表达了作者的惊异之情(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前两句写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无云无雷,紧扣一个“晴”字下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 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显然,此诗在结构安排上是别出心裁的,写雨,不写雨中之景、雨本身,而由雨前之景一下子切换至雨后之景,跳跃性大,采用的颇似现代电影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令人眼目为之一新。

写山雨,不从“雨”之本身着墨,而从侧面下笔。诗的前两句写雨前之景,后两句摹雨后之景,而下雨的过程也即雨本身则略而不写,看似与写雨无关,实却无不关涉一个“雨”字。诗人写雨前之景,强调昨夜天气晴朗,实言此山无雨。后两句写雨后之景,突出“忽见溪流急”,并以之推知“他山落雨来”,原来是他山之阵雨注入溪中,形成了“溪流急”的景象。清代刘熙载云:“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翁诗写山雨,正是采用了“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之法,且达到了“睹影知竿”之效,堪称咏雨妙作。

小题2:

题目分析:翁卷的《山雨》,不仅描写了此山星白月朗,他山一霎雨过的奇异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惊异的感情。而这情又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寓于景中,在跳动的景物描写之中含蓄地抒写了出来。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