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采桑女

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蚕丝。

【注】①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②里胥:里中小官吏。

小题1:“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两句描摹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采桑女为何“手挽长条泪如雨”?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春风吹拂,幼蚕初生,细小如蚁;桑芽萌生,嫩绿可爱,状如青鸦嘴。

小题2:

天气寒冷,采桑女虽然辛苦劳作,但无法让嫩芽变成桑叶,也无法让幼蚕吐丝结茧,而官府却催她二月交新丝。所以她愁绪满怀,泪如雨下。(2分)诗人借采桑女的形象,一方面控诉了官府残酷盘剥百姓的罪恶,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勤劳善良的人民的深切同情。(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

“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写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 。“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点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小题2:

题目分析: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