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衡水中学高一某班的同学们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以“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搜集到如下的信息。请你参与到他们当中,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材料一:2010年,中国各地水价“涨声一片”,围绕着新一轮水务改革也产生了不少争论。但本轮水价上涨的讨论与以往相比多了一个新话题:水价上涨与洋水务的大举进入是否相关?已经有相当多的媒体认为洋水务是水价上涨背后的推手,水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在水制改革中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取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德美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比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2009年8月6日,以“共建中国一东盟新增长极-拓展合作化危为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题的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越南以及隔海相郁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论坛,共商加强合作,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材料四: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双方认为,对话机制作为独特的论坛,有助于双方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等共同挑战方面进行合作.

(4)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材料三、四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水制改革必须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必须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水制改革中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单位能源消费量较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3)建议: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科技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⑤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4)①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爆发和各国之间加强协作。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很难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是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长大之后,“他”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

C.“他”虽然被村里人称为“懒木匠”,但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

D.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E.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4分)

                                                                                            

                                                                                            

小题3: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