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注释】①定:究竟。 ②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6分)

小题2: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2分)“春堤杨柳发”触景生情,(1分)交代了春天这一时间背景,“杨柳”勾起了诗人对昔日离别情景的回忆,“发”字有绵延生长之感,(或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2分)增添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1分)

小题2:

草木一句承接诗歌首联“杨柳”意象,诗人临景而生发哲思,表达心中的无奈;(2分)以草木荣枯喻人生苦短,以草木无意衬人间有情,为后文表达思念之情起势。(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把握诗歌情感要综合考虑题目、诗句、注释中的创作背景,题目“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中“寄”,诗句“忆与故人期”“江上日相思”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的作用,要考虑景与情基本的概念: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于景、乐景反衬爱情、以景结情。结合具体句子判断合适的作用,结合意象具体分析。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结构思路,是较少出现的题型。古人作诗构思讲究“起承转合”四字,对应绝句的四句或者是律诗的四联。从文学作品共性规律看,与上下文的联系是基本两个角度:①承接(或照应)前文,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伏笔、蓄势)。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和内容大体,切忌只写以上的术语关键词。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