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本心爱的字典

   杨开慧同志牺牲以后,毛岸英和毛岸青流落在上海街头。那时候岸英才九岁,岸青七岁,兄弟俩靠卖报挣几个铜板过日子。

  一天,岸英走进一家书店,他看见书架上有学生字典,就问卖书的人:“买本字典要多少钱?”那个人说:“一百五十个铜板。”岸英的口袋里只有六个铜板,他叹了口气,恋恋不舍地走出店门。

  一连几天,岸青发现岸英不吃早饭,就问:“哥哥,你为什么总不吃早饭?”岸英说:“弟弟,我不吃早饭,每天可以节省两个铜板。攒够了,去买一本字典,它是个不开口的老师。”岸青说:“哥哥,我也不吃早饭了,跟你一起攒钱。”兄弟俩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岸英高高兴兴地来到书店,对卖书的人说:“我有一百五十个铜板了,买一本学生字典。”那人摇摇头说:“不行啦!那是三个月前的价钱。字典早就涨价了,还得添五十个铜板。”岸英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买本字典真难啊!”兄弟俩又忍饥挨饿,省下半个月的早饭钱,终于把字典买了回来。

  从此,岸英和岸青读书看报遇到了生字就拿出字典,请教这个不开口的老师。这本心爱的字典,岸英一直带在身边,整整用了十八年。

1.写出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兄弟俩不容易攒够了钱。(    )

(2)岸英和岸青是兄弟。(    )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岸英的口袋里只有六个铜板,他叹了口气,恋恋不舍地走出店门。

(提示:先读短文,找到这个句子,再联系下文,想一想:岸英想得到字典,结果得到了没有?)

(1)“他叹了口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恋恋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恋恋不舍地走出店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岸英去书店买字典,先后去了_______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说明(  )。

A.岸英的这本字典得来得很不容易,因而是他的心爱之物。

B.岸英、岸青兄弟俩的感情深厚,他们忍饥挨饿,省下钱买字典。

C.岸英、岸青兄弟俩酷爱学习,并且有坚强的毅力。

D.岸英、岸青兄弟俩很爱劳动,又具有不怕困难的好品质。

5.你是如何学习的?和岸英、岸青兄弟俩比一比,你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很 (2)友爱,和睦

2.(1)买不起字典 (2)留恋、不舍得离开 (3)很想买这本字典,但钱不够,很遗憾

3.三 字典涨价了

4.C

5.“略”

阅读理解与欣赏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小题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4分)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4分)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并各举一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附加题) 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