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过融上人兰若

[唐]孟浩然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②上人:对和尚的尊称。③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小题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①“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是巧妙地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1分)“溪鸟飞”的细节,只听见溪水潺潺,溪上的各种鸟儿飞来飞去,诗人以溪流、鸟飞的声响,反衬出山寺的环境的清静。(2分)

小题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②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

题目分析:

小题1: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在前两句中,细节就是“挂僧衣”“溪鸟飞”。然后就两处细节对人物形象的表达和环境渲染方面的作用进行陈述。

题目分析:

小题2:“钟声连翠微”五个字,是以景物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收束全篇的,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进行回答。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虽然名义上仍处于以德国皇帝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实质上却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城市 * * 归资产阶级性质的七大行会掌握,佛罗伦萨居全欧首位的毛织业、银行业的企业主——资本家成为城市政府的主人,也对佛罗伦萨的新文化建设握有领导管理之权,这就为新文化的繁荣滋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tre,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灭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

材料三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宗教神学观的冲击是有限的。它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而后期文艺复兴几乎遍及西欧各国。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已由佛罗伦萨移至罗马,罗马教皇甚至成为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家的赞助人。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它更多的是创新,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回答,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发生在佛罗伦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