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小题1:“六朝如梦鸟空啼”中的“梦”“空”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出其中的妙处吗?(4分)
小题2: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4分)
小题1:(共4分)诗的第二句中一个“梦 ”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灭史实,突出了变幻之速(2分)。而一个“空”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2分)。
小题2:(共4分)示例一:运用拟人的手法,用台城柳不管王朝(人间)兴亡,不解诗人感慨,反衬出历史衰败的无奈,角度巧妙,耐人寻味。示例二:将台城柳的烟笼长堤的生机勃勃与王朝的衰败形成对比,突出了历史无情,角度巧妙,耐人寻味。(点明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与答案示例有关或与诗句较切合即得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梦 ” “空”在句中的意思;根据注释可知,此诗写于晚唐,朝代更替频繁,“梦 ”在句中应为破灭、覆灭之意。②看“梦 ” “空”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用“梦 ”来形容六朝的衰败、变幻,可得出比喻的修辞手法。“空”以鸟的欢啼来反衬历史遗址的荒凉,故运用了反衬的手法。③看“梦 ” “空”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梦”从比喻的一般性作用,生动形象角度分析;“空”可从反衬的突出作用角度,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答题模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小题2:
题目分析:抓住关键词,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着具体意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如“无情”一词将“台城柳”人格化,故为拟人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时,可概述第三、四句的内容及情感,然后再用“运用…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