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忻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2)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b导气管
(3)小意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应添加一后冼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_____(填装置编号)之间加入装有______(填试剂编号)洗气瓶F。
A.浓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4)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至装置E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5)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的氢氧化钠压入到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 同学认为证明CO2与 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D中浓NaOH溶液换成________,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干燥二氧化碳(补充答案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分)
(2)
(3)A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溶液变为红色
(5)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烧E中导管内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
(6)稀盐酸(补充答案 稀硫酸) 验证生成了碳酸钠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分;(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a导管只需略伸入集气瓶中,b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才能保证集气瓶中收集到足够的二氧化碳;(3)碳酸氢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除去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同时二氧化碳不与碳酸氢钠反应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5)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消耗了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部分溶液被压入导管中,使导管内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加入稀盐酸后,生成的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而产生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