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山西某煤矿区,有游人被邀请到井下参观。在矿灯照耀下,看见夹在页岩地层中的巨厚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植物粗大的树干。该地质时代地壳运动的特点是()。

A.出现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B.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

C.火山活动频繁,地壳变质很深

D.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下沉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学知识。中生代中、晚期,各板块漂移加速,在具有缓冲带的洋、陆壳的接触带上缓冲、挤压,导致著名的环太平洋运动,我国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出现了爬行动物——恐龙和始祖鸟,同时裸子植物繁盛,形成了金属矿产和煤。题干中有煤和苏铁、银杏,苏铁和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纲、银杏纲,明显可以看出是“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所造成的。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些学者把科学进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显著特征。这一说法自有道理,但有许多人不敢苟同。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乏,不能直接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不管怎样,早在19世纪末期,科学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和实验——已被付诸实践(都不是成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些进步并非皆归功于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学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学成才者。许多事例表明,“实验方法”一词太正式和确定,不能准确描绘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反复实验法”也许更恰当。          ——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明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甚至全盘都被抛弃了。经验主义在许多工业中仍然占统治地位,有些工业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但是,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F.H.欣斯利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

(1)说明科学技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科学技术和科学发现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通过材料和以上问题,你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认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