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
杜甫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小题1:这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诗人明明到江畔寻花、赏花,为何开头却写道“不是爱花”?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小题1:、拟人。(1分)“只恐花尽老相催”一句说只担心繁花落尽流年就会催促自己走向暮年,(1分)“老相催”赋予时间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时光匆匆的特点;(1分)“嫩蕊商量细细开”一句写诗人,与娇嫩的花蕾温柔地商量,希望它们慢慢开放,以留住时间的脚步,(1分)诗人将花视作人,与花对话,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对花的喜爱,对美好时光的眷恋。(1分)
小题2:诗歌的前两句是说自己不是仅仅爱花爱得要死,而是害怕繁花落尽,时光匆匆,自己将更快地走向暮年,其实这恰恰证明爱花爱得非比寻常,才不愿老去;(2分)后两句更明确地说明繁花易落,所以才和花儿商量,希望花儿慢开,美好久驻,这也表现了对花的喜爱与珍视。(2分)整首诗欲扬先抑,正话反说,将爱花之情与惜时之情完美融合。(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答题思路:根据关键词判断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可从表现了…特点,表现了作者…情感角度作答)。一个“催”字来写时光匆匆的特点,将时间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商量”一词将花蕾人格化,故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可结合着拟人的生动形象的一般性作用,从作者对花及时光的感受角度分析其感情。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可从作者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情感的角度分析作答。开篇由“不是爱花”“恐花”“老相催”可知,诗人担心时光匆匆、年华易逝,由此可得,诗人运用的是正话反说的手法,更能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喜爱;由“商量”“细细开”可体会出诗人希望希望花儿慢开,美好久驻,更表明了其对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