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风流子(初春)

秦观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注】绍圣元年(1094)春,时年四十六岁的秦观在由汴京被贬谪往杭州的途中创作了此首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于此词调牌下题目作《初春》。

小题1:结合词的上阕内容,分析词句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5分)

小题2:清朝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评论词句“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时说“情致浓深,声调清越,回环洛诵,真能奕奕动人者矣”,结合词句对此评论加以赏析。(6分)

答案

小题1: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被贬之后复杂的内心情感:①流露出内心归隐的无奈心情;②被贬的凄凉、孤独、寂寞;③离开汴京南下时纷乱、郁闷的心情以及无限的离愁和伤心;④暗叹自己前程一片迷茫,对自己落寞的仕途悲观失望。(答出3点给5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1点给2分。)

小题2:词中四句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诗句。(2分) 词人宦游失意,被贬南行,不得不与情人分手,但“回首西楼”之后,自是生出绵绵长恨,凸显逐客迁臣沉重难释的积怨悲怀,情也深沉,情也绵绵,打动人心。(2分)另外,四句对仗工整,文句整齐,且声律和谐,词藻华丽,给人以美感,诚所谓“情致浓深,声调清越,回环洛诵,真能奕奕动人者矣” 。(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要参考注释所说“时年四十六岁的秦观在由汴京被贬谪往杭州的途中创作了此首词”的写作背景,联系上阕内容分析。上阕中的“行客”显然指作者,一个“老”字,既指时间之久,也暗示心情的坏。被贬后的作者,“寸心乱”,他“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被贬的凄凉、孤独和寂寞,离开汴京南下时纷乱、郁闷的心情以及无限的离愁和伤心,全部隐含其中。答题时,应用一句话做总结,再根据诗句逐一细说。

小题2: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结合词句对此(即黄苏的‘情致浓深,声调清越,回环洛诵,真能奕奕动人者矣’)评论加以赏析”,答题时要紧扣此要求,最后应归结到黄的评论上来。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北方公司为上市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全年累计实现利润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 25%。当年发生以下业务;
(1)去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181万元,预计净残值为l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上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税法相一致。
(2)当年企业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1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3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5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可按150%加计扣除,研究开发支出均为人工费用。该企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未发生减值。
(3)3月1日,购入A股票12万股,支付价款120万元,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年末甲公司持有的A股票的市价为180万元。
(4)4月1日,购入B股票8万股,支付价款240万元,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年末甲公司持有的B股票的市价为360万元。
(5)当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年末预计负债账面金额为 70万元,当年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
(6)11月1日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取得时的账金额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0年,年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假设税法按6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此题假设折旧费用为该年全年)。
(7)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00万元,存货可变现净值94万元。
(8)去年发生的亏损尚有30万元未弥补,可以由当年税前利润弥补。假设去年已估计很可能获得未来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亏损,已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9)企业当年除上述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确认应支付的职工薪酬共计 5000万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 4500万元;超标业务招待费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90万元,违法经营罚款20万元。
要求:
(1)编制上述业务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当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所得税核算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