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小题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冻”字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小题2:第四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鲤”前冠以“南来”二字有何妙处?(5分)

答案

小题1:描写了一派凄寒苍茫的深秋江景,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天空有日,却说云“冻”,以景写情,造语新奇,既写出了云的阴沉、滞重,也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心情的抑郁黯淡。(共6分,分析景象3分,赏析“冻”字3分)

小题2:船工在驾舟前行时忽然捕到一条鲤鱼,乘船的诗人惟恐鱼腹中藏有家书,急忙去剖鱼取书。“鲤”本平常,但冠以“南来”二字,这鱼便成了从南边的家乡游的鱼,既巧妙引出了下文烹鱼取书的情节,更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家之情的热切深沉。(共5分,解读句意2分,赏析语言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及炼字。第一问要注意规范作答,首先,概括景物所呈现的整体特征。然后,从意象入手,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有 概括、有描摹,总分结合。第二问属于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题,句中的“冻”字是客观景物特征和诗人主观感受交互作用的体现,“冻”字让人既可以想见云的阴沉滞重,又能体会诗人心情的黯然忧伤。学生作答只要能体现景物和心情两个方面,进行恰当合理的分析即可。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含义及情感。解答第一问时结合注释内容把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意思准确,语句要通顺。第二问鉴赏诗歌的情感,诗人由江西北赴吴地,以“南来”二字,说明想象鲤鱼来自家乡。本联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通过叙述船工捕得鲤鱼,诗人期盼发现家书急令烹鱼一事,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