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 庄①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小题1:分析全诗的结构层次。(5分)
小题2:诗中“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诗是如何表现“愁”的?(6分)
小题1:全诗共分二层。(2分)第一层,前六句,写夜宴的欢乐景象。第二层,后两句,写宴罢后的愁苦之情。(3分)
小题2:愁兵乱家危身被病困,富贵欢乐短暂一现,安宁难保。(2分)①以乐写哀,以夜宴之乐反衬愁苦。(2分)②借景抒情,江头月半,寄托愁情。(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可先概述诗歌内容,然后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分层。该诗歌首联描写宴会的音乐舞蹈;颈联写宴会的奢华;颔联写夜宴上跳舞女子的娇美,由此可概括出前六句描写夜宴景象,后两句写情感。故可分两层。
小题2:
题目分析:第一问要结合着注释1来理解,此诗写于黄巢兵乱之时,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散”表现了夜宴的欢乐短暂,难保安宁。由此可得出愁的内容。由前六句写夜宴的欢乐,后两句写自己的愁苦可知,作者运用了以乐衬哀的手法;由“江头月半斜”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体会出诗人将愁绪寄托在月色上,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