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邻居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还没有锯到两、三下,一邻居又说要把锯子磨快些,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在锉刀上安个手柄。于是,又去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结果不了了之。木板最终没能钉在树上的主要原因是[ ]

A、目标不明确

B、工作不努力

C、心态没调整好

D、没有付之行动

答案

答案:A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答题

32.材料: 朋友与信 粱漱溟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关系的深浅便到什么程度。不做朋友则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负责。交情到什么程度,就负责到什么程度。朋友不终,是很大的憾事;如同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处不好是一样的缺憾。交朋友时,要从彼此心性认识,做到深刻透达的地方才成。若相信的程度不到,不要关系过密切了。 朋友之道,在中国从来是一听到朋友便说“信”字。但普通之所谓信,多半是“言而有信”的意思,就是要有信用。这样讲法固不错;但照我的经验,我觉得与朋友往还,另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信,但讲法却不同,不是信实的意思,而是说朋友与朋友之间要信得及,信得过。所谓知己的朋友,就是彼此信得及的朋友。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清楚了这人之后,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了解之谓也。片面的关系电不是朋友,必须是两面的关系,才能发生好的感情。因为没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彼此有感睛,有了解,才是朋友。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多么远、在时间上隔多么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致背离;此方可谓之为信。 问题:

(1)朋友之道中的“信”,作者的看法和普通的看法有什么不同?(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