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 * * 《七律·长征》
材料二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坚无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孙翠萍《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联系》(2003年6月9日《河北日报》)
材料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中央红军渡过的三条主要大河及战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的红军长征精神,试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红军长征的具体原因
(4)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①渡过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远远抛在湘西。②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③渡过金沙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④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与陕北红军会师。
(2)革命乐观主义——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
革命英雄主义——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
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在遵义会议上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3)原因:①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②敌我力量对比悬殊。③反“围剿”时实行冒险主义方针,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坚固阵地。
(4)一、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保留了党和红军的精华,成为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三、长征途中,中共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火种。
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材料和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第一问,要正确回答出三条河流,就必须看清图片。第二问要注意结合史实说明,切忌只写长征精神而不写反映长征精神的具体史实。第三问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上是中央的“左”倾错误,客观上是敌人力量的强大。第四问要求准确的记忆课本,可从保留了革命的种子、锤炼了革命的种子、传播了革命的种子三个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