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 * * 、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材料二:张 * * 背叛党国,劫持统帅……为整饬纪纲起见……着由讨逆总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
———1936年12月17日《行政院奉发国民政府讨伐张杨令》
材料三: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遂于数小时内决定张 * * 之处罚,……然余个人未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竭我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
———宋美龄1937年《西安事变回忆录》
材料四:本日(19日)午前一时,有田(任日本外相)约谈,首称……中央政府是否与张妥协?……中央如在抗日容共之条件下与张妥协,日本决强硬反对。日本放弃武力决策,……兹探得各重要方面,确有觉悟,以为对华压迫,不啻为渊驱鱼,促成中国赤化,应即改变基本政策。……并令各线全行终止。
———驻日大使许世英1936年12月给国民政府电文
材料五: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用一切方法联合“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揭露日寇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给张杨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军事上的与政治上的),……切实准备“讨伐军”进攻时的防御战,……这种防御战……依然是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
———1936年12月19日《中 * * 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张、杨对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提出了哪些理由?请列举这些理由的事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三,当时国民党政府内部产生了哪些反应?哪一种反应暂时占主导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请根据材料四,日本政府希望西安事变朝什么方向发展?你是否同意驻日大使许世英的“日本确有觉悟”这一判断?
(4)根据材料五,联系材料一至四,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看法,并作简要说明:中 * * 12月19日指示中提出的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非常明智的,为此而确定的措施也是务实的、及时的。
(1)①“理由”是蒋介石坚持对外妥协,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独裁专制。②“依据”是西安事变前由这种错误政策而导致的各种重大事件。
(2)①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主张武力解决和主张政治解决。武力解决的主张暂时占了主导地位。②国民党内部有亲英美派和亲日派之分,政治解决符合英美利益,武力解决有利于日本对华侵略;蒋介石被扣,亲英美派群龙无首暂处下风。
(3)①从日本外相对“抗日容共”这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问题对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政府希望朝内战的方向发展。②不同意。从上述分析以及以后的日本对华政策可以看出,当时日本政府的“放弃武力政策”“令各线全行终止”,只是企图通过诱降政策使国民党政府进一步分化并作出有利于侵略的事情。
(4)正确的,是明智的:①符合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根本利益。②有利于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有利于巩固和提高中 * * 党的政治地位。是务实的:“用一切方法联合……阴谋”等措施既抓住了解决西安事变的各主要方面,又抓住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是及时的:从“给张杨以积极的援助”直至“防御战”的准备,可以看出中 * * 准确而及时地分析了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道路上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史论结合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要求所举史实应注重正确性及所作出的解释与论证观点的恰当结合,而不要求作具体细致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