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08年)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解析: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客观要件是公然夺取公私财物;主观要件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甲乘乙不注意,公然夺取其12000元的项链,构成抢夺罪。抢夺罪的既遂要求是财物脱离占有人的控制。本题中甲已经跑出50米,项链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乙的控制,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的既遂,至于后来的返还,并不影响抢夺罪既遂的成立,本题正确答案是C.至于转化型抢劫,则必须是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本题中只是公然夺取,没有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问题,因此不构成抢劫罪或者转化型抢劫,排除D项。

单项选择题

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要认识艾滋病,首先应了解艾滋病的“重灾区”—免疫系统。
人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先是遭遇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免疫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是淋巴细胞,它们从淋巴组织中出来进入血液,在全身不停地巡逻以御敌。
淋巴细胞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能直接攻击入侵者,T细胞中的CD4T细胞尤为重要。当微生物侵入人体,CD4T细胞便立即发出警报,指挥其他淋巴细胞特别是CD8T淋巴细胞做出反应,进入战斗。B淋巴细胞针对侵入的微生物、寄生虫等产生一种特异性的特质,称作抗体,抗体与“入侵者”结合,进行“肉搏”并力图将其歼灭。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辨识“异己”的能力,机体的“异己”在医学上称之为“抗原物质”,抗原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与之针锋相对的抗体。因此,若检出抗体,即可确认抗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同时,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以破坏被艾滋病毒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毒的主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免疫系统的指挥者—CD4T淋巴细胞内,或侵入其他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并产生大量病毒,由此引起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搏斗,并将大量病毒消灭。但总有少量病毒潜伏下来,并继续产生病毒。此时,病人无症状,但已具有传染力,可以通过血液或性分泌物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半年至数年后艾滋病毒便猖狂、活跃起来。借助人体大量复制并释放出的病毒,四面出击,打死CD4T淋巴细胞乃至整个免疫系统。
人体内总的CD4T细胞约有1000亿,艾滋病人约有250亿被感染,在他体内每天可产生10~20亿病毒颗粒,也产生相当数量的CD4T细胞,尽管他体内的免疫系统与病毒进行殊死搏斗,但由于他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已被“蛀蚀”,终于“全线崩溃”,无力抗敌,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随之发生,这便是艾滋病了。

淋巴细胞有几种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