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良好程序设计风格的是【 】。

A.源程序要文档化

B.数据说明的次序要规范化

C.避免滥用goto语句

D.模块设计要保证高耦合、高内聚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程序设计风格是指编写程序时所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和逻辑思路。著名的"清晰第一,效率第二"的论点已成为当今主导的程序设计风格。要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主要应注意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的次序规范化;避免滥用goto语句等,除此之外,一般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这样有利于提高软件模块的独立性。所以正确选项是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斯大林指出:两年半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增长,人们在高唱资本主义“繁荣”的胜利歌,“普遍”叫嚣苏维埃国家“必定灭亡”、“必定崩溃”。反而现在,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群众陷入贫困……当此之时,社会主义苏联不仅没有出现预言的“必定崩溃”,反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失业人数日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日益高涨,五年计划提前到四年完成……

——吴恩远《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萌动,以近百年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为历史动力,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社会基础,以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日本侵华和苏联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诱因。具体表现为知识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国民党关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 * * 党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在主客观两个方面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倾向和走向。

——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欣欣向荣”景象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这种景象背后潜在的问题。(6分)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现代化的萌动”。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萌动”出现的原因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萌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向现代化。(8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