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如果一直往上看的话,就会觉得一直在下面;如果一直向下看的话,就会觉得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在后面,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存在。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符合这段文字寓意的是( )

A.即便现在处于逆境,我们也应当积极面对未来

B.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目标来鼓励自己并为之付出努力

C.我们应当切实地认识自己,不要为虚无的幻想所牵绊

D.不论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况,我们都应当独立地进行思考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的主要意思是说,人的位置在确定的时候,目光依然可以在任何一个方向,当目光在不同的方向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对自我位置不同的认识。所以告诉我们要切实地认识自己,不能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材料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

材料二 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刘)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1918年)

材料三 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妇女共鸣》1935年)

材料四 五四以后,“他”、“她”和“牠”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柳湜《拒用“她”字》(《读书生活》1935年)

请回答:

(1)“她”字最迟发明于哪一年?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国期间,人们对“她”字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