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才有可能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 * * 党结合本国实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
材料三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邓 * * 曾八次登上其封面,两次被评为该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即1978年和1985年。上图是1985年9月23日邓 * * 第六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晰的对毛 * * 和邓 * * 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中 * * 党在20世纪20年代是如何探索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以来在指导思想、工作重心、经济体制和对外政策方面发生的历史性转折。(4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的图片中《时代》周刊题目的观点?(2分)请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2分)
(1)探索: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毛 * * 总结秋收起义失利教训,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 * * 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 ”的革命道路。(3分)
(2)指导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刚”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以市场为主导经济体制;对外政策:由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4分)
(3)看待:西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曲解。(2分)论证:从政治上看中国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中国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