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题。(8分)

月上海棠

【金】 党怀英

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

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

注: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原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本词作于任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令时。

小题1:上阕“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分别化用了陶渊明的哪两句诗?“仿佛”一词具有怎样的意味?(4分)

小题2:晚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评价该词“融情景中,旨淡而远。”请就景与情的关系对本词下阕加以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分别是“采菊东篱下”和“山气日夕佳”(2分)。

“仿佛”既是写眼前之景与陶公隐居之处类似,表达了钦慕之意,又暗含作者官小政繁尚不能真正隐居的遗憾。(2分)

小题2:下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先写晚霞被残阳辉映得如同绯红的鱼尾,秋水澄明,天边暮霭中飞鸿点点,疏林里秋声飒飒,抒发了词人倦游无味欲辞官归隐的思归之情(2分);又以落日西山、紫翠苍茫之景结尾,表达了思归而不得归的郁闷惆怅。(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可抓住关键词来展开联想,第一问可由“东篱”而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由“山清气”可联想到“山气日夕佳”。“仿佛”在此处为类似之意,故联系上下句可体会出其指眼前的景象与陶渊明隐居之处的景象相似;在情感上,由景象上的相似,可体会出词人对陶渊明的敬慕之情;“仿佛”既是相似,也表明并没有真正的达到陶渊明隐居的境界。

小题2:

题目分析:可根据题干“融情景中,旨淡而远。”的提示,答出情与景的关系,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然后再结合着关键词,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等来概括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关键词如“断霞”“疏林飒秋声”“落日”等可从景象的凄清所衬托的词人心情角度描绘;“飞鸿”“倦”可从思念家乡归隐、厌倦等角度概括。

选择题
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