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特稿《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 * * 党86年回眸》一文将中 * * 党86年的奋斗历程依次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关节点上: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下列关节点的对应标志事件。(2分)

①日出东方——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共的成立);

②星火燎原——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力挽狂澜——标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艰辛探索——标志: 中共“八大”的召开;

⑤拨乱反正——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材料二】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毛 * * 同志率领中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

(2)请结合史实论述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的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观点。(2分)

【材料三】两部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节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两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阐释的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1分)

【材料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中 * * 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分)

答案

(1)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③遵义会议的召开。(2分)

(2)中共在西柏坡指挥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1949年春,中共在此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2分)

(3)不同:前者:新民主主义(或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后者:社会主义国家。(2分)

主要原因:1956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1分)

(4)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