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补全对话,情景问答

根据情景完成对话。

A:Hi! Sonia!    1          2     tennis!

B:That      3         4    . Let's      5    computer games.

A:OK! Well,       6   you     7    a computer?

B:No, I     8     .

A:      9     your cousin      10    a     11   ?

B:Oh, yes, he    12      . He      13      a new one.

A:     14     is it?

B:It's on his desk,   15    his bedroom.

A:OK! Let's play with him.

答案

1. Let's   2. play   3. sounds   4. boring   5. play

 6. do   7. have   8. don't   9. Does   10. have

11.computer 12.does 13.has 14.Where 15.in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8 年2 月2 日《人民日报》社论宣称:“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工业建设和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也要大跃进。”此后又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宣传口号,并报道了个别地区小麦亩产7 320 斤与水稻亩产13 万斤等高产情况。1958 年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农村工作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不断地跃进……这将成为未来 * * 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看来, * * 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材料二: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材料四:由于过度垦殖、放牧等人为因素,中国土地荒漠面积不断扩大。五六十年代年均土地荒漠化面积是1560km2,七八十年代增至2100km2,九十年代高达2460km2。

———《北京青年报》2000年4 月12日

材料五:到80 年代末,中国粮食增产中约1/3 是靠科技应用取得的。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

良种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在“九五”期间将达到40%以上。

———《经济日报》1997 年3 月18 日

据专家估计,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如能提高到50%,则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可提高4500 万吨。

———《经济日报》1997年4月1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1958~1961 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2.从哲学角度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3.分析材料三中我国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耕地面积下降的原因,为什么耕地面积下降而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4.联系材料三、四、五,谈谈如何发展我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