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①“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此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依次是代词、动词、形容词、动词。(   )

②“斑羚飞渡、驿路梨花、庆祝回归、辨别是非”这四个短语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

③“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生物没有放弃破坏”。(   )

④“因此,一个法国人只要航行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一个邻国看看这个国家的民族,并且研究一下这个不列颠国旗覆盖着的岛上的风俗习惯。”这是一个二重复句,其中第一层次为递进关系,第二层次为条件关系。(   )

答案

①×

②×

⑨√

④×

单项选择题
实验题

(5.5分)为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⑴第一小组:小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滴管中吸入了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中的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挤压滴管橡胶胶帽,使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集气瓶中。气球逐渐变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组的小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他将上述实验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然后再重复完成实验,观察到现象是        。小华补充这一实验的原因是        

⑵第二小组:小秦同学对实验装置做了如图改进。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分液漏斗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漏斗B中装有另一种试剂。

步骤一: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使氢氧化钠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气球逐渐变大。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使       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上述两组同学的实验是分别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究验证,其所利用的原理是不同的。

①第一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②第二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