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1岁,因“发热7日,尿液检查异常1日”来诊。患者受凉后咳嗽、咳痰,体温最高39℃,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肌酐72.6μmol/L,血尿素5.6mmol/L,院外自服“美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静脉滴注“哌拉西林、清开灵”抗感染。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血白细胞3.6×109/L,血小板90×109/L,血肌酐128μmol/L,血尿素9.6m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量较前减少,约800ml/24h。

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嗜酸粒细胞计数

B.尿红细胞形态学

C.尿酶学检查

D.肾超声

E.自身免疫学检查

F.肾活检病理检查

答案

参考答案:A, D, E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2010年的物价上涨轻松掀翻了很多的预期,呈现出“过五关,斩六将”之势!CPI从年初的1.5%连续闯关,破三、破四、破五,一路仰冲至11月的5.1%,创下28个月以来的最高涨幅。在网民自发评选的年度汉字中,“涨”字呼声最高。“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油你去”、“煤超疯”等网络热词迅速蹿红,紧随其后,土豆、鸡蛋、白酒、方便面、大米、棉花、羽绒服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材料二中国CPI创新高的背后潜藏着诸多因素。一方面,我国货币发行量始终呈上涨趋势,新增信贷也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作为此轮全球经济危机中率先持续复苏的国家,也因此吸引了国际资金的涌入;另一方面,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大量游资热钱纷纷流向农产品领域,大肆炒作农产品,在11月份的CPI上涨因素中,食品价格上涨成为主因。其三,我国农产品重要产地今年连续遭到灾害天气导致农产品歉收以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产品成本和需求都在上涨,也是推动使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材料三揶揄戏谑之后,更多的是被逼迫出来的生存智慧,在腰包飞快瘪下去的同时,普通民众不得不与CPI展开一场“民间赛跑”。于是,催生了囤货抗涨的“海囤族”和节省开支的“抠抠族”。更有对抗CPI的终极秘笈“八戒”:戒驾、戒烟、戒酒、戒零食、戒逛街、戒在外吃饭、戒娱乐……换城消费、“赴港打酱油”也成为一种购物“新体验”。材料四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提出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纷纷采取措施平抑物价,同时,央行也重拳出击,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自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遏制流动性泛滥之势。

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为抑制此轮物价上涨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