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 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 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小题1: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4分)

小题2: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小题1:李益诗主要是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末句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她盼望情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李涉诗有对“二女”的同情,有对屈原沉江自杀的叹息,也表现了自己的羁旅愁绪。不像李益诗所抒之情集中一点,而是泛咏愁情。

小题2:起兴。李益诗由“斑竹”的典故及鹧鸪写起,勾起了怀恋情郎的愁怀。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自己的羁旅之愁。

小题1:

题目分析:这是一首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的情感要注意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然后看为表达情感所选用的方式,第一首“郎从何处归”,第二首“二女”“三闾”等的感叹。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起兴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联手法多样,结合语境具体解释。此题主要是起兴,答题时要解释清楚有何而起,表达什么情感。

多项选择题 X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