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七)①
姜蘷
笠泽②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冬,诗人访石湖范成大,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途中所作。苕溪:即湖州,是诗人当时家居之所。②笠泽:太湖的别称。
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小题2:请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意象:湖水、雁影、山峰、云气、长桥、孤舟。(2分。写到四个给2分,写到三个给1分,写到两个及以下不得分)表现了诗人孤零凄楚、无所依托的难以言状的情怀。或:表现了诗人凄清、悲凉、落寞的情怀。(2分)
小题2:从内容上,它是全诗的线索。诗人以“归舟”将意象连起来,描绘了一幅空蒙淡远、清旷寂寥的冬夜行舟图。(2分)从表现手法上看,末句以景结情,照应了首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可以根据每句话的大体含义来总结:首联写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颔联写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颈联写长桥“寂寞”,尾联中诗人驾一叶扁舟轻扬。全诗通过写孤雁、层叠的青山、寂寞的长桥等意象,可以想到凄冷、孤寂、渺茫等词语,然后再注明时间,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即可。意象就是每句当中作者描写的物象即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船等。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