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8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 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答案

小题1: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唐人有以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见境地之凄凉,反衬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情上为下文作了铺垫。(4分)

小题2: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写离情。王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且从江南江北一齐随朋友而归;李诗则以眼前这浩浩东去、无穷无尽的长江之水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二诗均即景抒情,状难写之情如在眼前,且情和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4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1:

题目分析:回答此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比如本题问“作用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在手法方面,一般要考虑到衬托等,而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要考虑到铺垫等。

小题2:

题目分析:要分析分别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首先要注意分析诗歌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另外,一般常用的诗歌的表达手法,用了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