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阅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诚 城)外,孔子看见一(架 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 慨)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后)。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在 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渊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描写老子外貌的句子。

4.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城 驾 概 候 再

2.渊博:形容(学识)深厚广博。

风尘仆仆:比喻旅途劳累。

3.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4.孔子认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老子的学问渊博,跟他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

(意思对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①,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使——使用,指劳动力。

(1)解释画线的词。

其家穿井(    ) 

②不无闻也(    ) 

③问之丁氏(    ) 

④有闻而传者(    )

(2)翻译: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