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引发各界的关注和议论。其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一。以下是师生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我们一起参与探究。

【问题反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痰首的问题,例如机械的应试教育、繁重的课业负担等等。

(1)请探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经济、文化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辨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2)有人认为,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减负一定能实现。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动探究】

“皖江澎湃八百里,淮河生息五千年。到徽州人间无梦,登黄山天下无山。”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这首饱含激情的诗,描绘出了安徽文化的无穷魅力。近年来,安徽省教育厅为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配合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建设文化强省”的全省文化发展战略,采取了切实有效的举措,推动了本省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3)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经济方面: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扼杀了学生个性,影响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就业。②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③不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路。文化方面: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违背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观念的反映,势必影响整个中 * * 素质的全面提高。②严重损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抑制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③不利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2)①我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减负的实现。②中 * * 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必须坚持办学的教育方针。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要加强监督;公民应增强主人翁意识,依法有序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自觉推进减负的实现。题中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3)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以重大影响。安徽省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面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推动安徽省文化繁荣发展,优化其产业结构,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③安徽省以其历史悠久、独特的地方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